二期工程承包公司武汉环宇公司以拖欠四千一百万为由将弘芯搞上了法庭,尽管后期弘芯对此进行澄清,但是却也基本无人相信。随后武汉环宇透露弘芯公司背后大股东还设立了不少空壳公司,是一个“早有预谋欺骗债权人的骗局”。
另根据查实,弘芯背后的两家公司光量蓝图科技有限公司占股百分之九十,但是从始至终没有投过一分钱。这不得不让人猜疑,大股东一毛不拔,弘芯却在2019年底累计完成投资一百五十三亿。具体的钱用在何处,似乎只有弘芯自己知道。
就在武汉弘芯成立一年后,其背后大股东便在19年成立了济南泉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同样以14nm以下制程为目标,套路似乎也和弘芯一模一样。
据复旦大学微电子研究教授谢志峰表示,中国有大约一千七百多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但实际上只有大约十家公司具有一定的业务规模,这距离我国半导体行业来说无疑是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而武汉弘芯半导体似乎并不是第一个暴雷的,还有其他企业也被芯片卡住了脖子,南京的德科码和江苏淮安德淮半导体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前者声称为芯片项目投入了25亿资金,但是实际上只有2.5亿,最终导致人去楼空,整个项目都无法继续进行。而后者的情况更加严重,它计划为自己的项目投资450亿元,但是只坚持了一年,第二年就出现了各种问题,最后连生产线都没能建立起来。这两家公司和武汉弘芯一样,无论多少亿的芯片项目,都没有取得成功,只能以烂尾收场!
面对国内半导体产业频频暴雷,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到底是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福利待遇太好,引起资本家的圈钱心理,还是国内技术人才的短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一半以上半导体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都没有选择这个行业,这里面不仅包含着技术问题、专业知识,更有想金钱这样的现实问题。
故事要从三年前说起,弘芯半导体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宣称要打造“中国最强芯”,并预计建设14纳米逻辑工艺生产线,总产能可达每月30000片; 预计建成7纳米以下逻辑工艺生产线,总产能每月可达30000片。而在世界具有这样的工艺水平和生产能力的只有台积电和三星才能做到,难度可想而知。
据悉,弘芯的计划投资分为两期,第一期投资五百二十亿元,第二期投资七百六十亿元,共计一千二百八十亿元。另外,在2014年,国家便出台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
《纲要》指出,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更是支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对提成国家综合国力有着重大作用。
在《纲要》发出后,各地政府开始关注半导体行业,并对半导体行业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其中,弘芯半导体更是在18、19年两年时间里,连续担任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甚至在武汉市2020年市级重大在建项目计划书中位居第一,总投资额数第一位。还不惜请来台积电前运营长蒋尚义博士担任弘芯半导体企业的CEO,同时高薪聘请台积电高级技术专家坐镇。随后,弘芯从荷兰ASML公司购买了一台光刻机。
就这样,弘芯拥有了人才、器材、钱财的扶持和支持 。不过好景不长,就在一个月后,弘芯就把高价引进的光刻机给抵押了,并向武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了五点八亿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在抵押信息的状态栏里,对光刻机的描述是“全新尚未启用”,同时曝光了该光刻机的真实型号——1980Di,而该型号的光刻机在国内至少有十台。弘芯在引进该光刻机的时候,大张旗鼓,甚至举办了引进仪式,称其是大陆第一台。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随后有网友爆料,弘芯在场地建设上负债上千万,该工程因资金断流,2019年被迫停工。